Sunday, March 8, 2009

用生死交换的自欺与自愧

除了那些对爱的解释,不伦之恋的表达和对历史悲剧中牺牲者的同情,[The Reader]更想表达的还有一个最强大的人性的弱点:面对羞愧慌张与不安,我们还有谎言可以用来安抚。

Hanna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识字,而micheal对自己与hanna的那段感情感到羞耻。她像宇宙里面与其它毫无相关的一颗原子异常独立坚强甚至冷漠,她却不敢面对自己,甚至愿意断送自己下半生的自由来掩盖自己那守口如瓶已久的自卑灵魂;他无法释怀与法西斯关联与侩子手的有染,而在说出真相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的的岔路口,他做了与她一样的选择。而法官在面对Hanna的反问同时也只能低头沉默,他也应该自省甚至所有人都应该自省,你现在所执行的严厉拷问不是同样只是在do the job么,不是同样也得完成任务么,你认为你还有其它的选择么?没有。

犹太人的疼痛不是那位surviver出来指正便能被缓解的,而人类的良知总迟到地出现在或许并不能在做出什么改变的时刻。如同hanna在狱中学习读书写字已经晚了。如同建立一个以色列国家仍然是不公正的作法。再然后有了“遗憾的美,让我们选择原谅和无法永恒的公平”这么些说法来自欺欺人,忏悔无知,缓解矛盾。

就如同当年的红卫兵是否会自责,当年认为floating foreign exchange rate是邪恶的、inflation是绝对错误的的那些经济学家是否也会后悔,对自己当年的n个错误的指导建议IMF他们是否会感到羞耻呢,是否几年后又会再出来个什么经济流派,写个批评这次百年金融危机的破文,用于检讨fed和格林斯潘的错误呢。螺旋式上升注定了总有人会被历史巨轮碾过而后牺牲,总有后知后觉的思想来为自己的错误进行解释。(被pia飞,扯远了,不好意思。)

于是生活便是一场相互屠杀。hanna杀了犹太人杀了michael杀了自己,michael杀了hanna或许也精神上杀了前妻(如断了hanna出狱前的希望一样,他是否同样伤害勒自己的前妻和女儿呢),可怜的survivor死里逃生回来杀了hanna这种所谓的希特勒执行者,出口恶气洗雪冤屈。所有的仇恨纠结不就只能让死亡来结开么。的确是:“No one has to apologize”的。

电影受到时间的限制它的开头还是有点牵强的,而小说会好很多,有足够的空间时间上的铺垫。另外个人觉得kate的表演并不够我expected的那么好。她到年老却仍利索的行动,精锐的眼神甚至可以看出她其实是个年轻小mm的感觉,距离我感觉上的最佳女主角貌似还差那么一点。倒是男主角在狱牢里面的哭泣惹得我泪盈满眶伤心不已。

另一觉得不错的影评:Sex and the SS

13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The reader,个人认为不是那么好看。讲的东西大了,铺开来收不拢。书没看过,不过必然会比电影这2个小时的叙述要更好。对于仇恨与谅解,近期的片子我喜欢The tale of Despereaux。

相比The reader,我更喜欢Kate的另一部片子,Revolutionary Road。

Bonnie said...

个人觉得kate的女主角还没有安吉莉那朱莉The Changeling那个妈妈要揪心。其实个人还觉得这部电影的剪接也很难受,还有拖拉的嫌疑。个人最后觉得,电影并不是非常成功,倒是剧情的那种让人无处可去的感觉容易获奖。应该感谢的是小说。顺便,真的认识到:死亡是好引子更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另外slumdog也没有我想像的好,期望可能都太高了。让我到后面狂想打导演,啥都被我猜中的感觉真差。

Anonymous said...

几个影后提名,我还是喜欢安妮海瑟薇的表演。Rachel Getting Married。这部片子更写实,更表现人内心的挣扎。

slumdog millionaire嘛。。。没意思。。。不够黑色,不够刺激。索性拍得再荒诞点会是经典片子。

我倒觉得奥斯卡一直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东西,好片子好演员未必获奖,颁奖都是带着很多主观意志的。比如kate我觉得其实是因为她可怜的6次提名零次获奖。slumdog则是因为印度这个人口大国终于敢承认他们的不民主与黑暗,作为所谓的民主先锋的美国自然要褒奖一下他。肖恩潘这个男主角嘛。。。同性恋,恩,你不给他奖就要有人示威了。。。

顺便,你那句“死亡是好引子更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确是电影和小说的经典做法。

Bonnie said...

slumdog的感觉的是反正是美国人拍的印度,所以美国人么也是会夸奖自己的。据我同学的印度室友说其实拍的不是很真实,不是很确切的印度。不过我倒是更深刻地理解了为啥这边的印度人拼死了不要回印度的感觉,据我印度同学说,他们的姓是可以看出等级高低的,这样的等级社会真是落后的可怜,他们其实更需要颠覆性的发展。我个人认为里面的男主角很像欧迪阿,一直都不能合上嘴巴,就差流口水了,主持人像咖啡猫。

我昨晚看电视的时候,看了几眼美国的《who wants to be millionaire》,基本啥也不懂。印度那个的问题容易多了。啊,三个火枪手。

Anonymous said...

安妮海瑟薇一直对她超级有爱~~~~

最近扔的这些片子都不好看~~都太淡了,最近眼睛都淡出鸟来了!我要视觉冲击视觉冲击~~

百万富翁不好看...感觉很失望..到是对印度的MM印象深刻..印度男人长得咋都那么寒碜..美女却那么多...

话说很同意BONNIE姐姐的感觉..那丫真的很象欧迪...

Anonymous said...

个人觉得Kate的演技不怎么出彩,特别当Michael到监狱探望她的时候,她的眼神着实不够苍老,在我看来还显得十分神采奕奕,很有灵气。死亡是对一切最好的解决办法。人生貌似就是这样,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就开始欺骗自己,等到终于要面对现实的时候,却选择用死亡的方式逃避一切。人类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家庭、阶级、学识...要摒弃这些束缚,follow our own hearts 是需要勇气的,一般的人缺乏这种行动力,所以到了最后只留下惊鸿一瞥的无奈。“我怎么想不重要,也没人在乎,因为逝者以逝”。

总觉得凯特在别的电影表现更出色一些,奥斯卡评委不知道是怎么看的呢?

Bonnie said...

to睡觉:印度女并不是那么美的,大多数长的其实都很歪瓜咧爪的,不要被那么一两个美女所欺骗。外国人的身材就是不太好,脸很瘦,p股可以大得如脸盆

to HT:我看了revolutionary road了,更想死了,kate演技不行啊,一点感觉都没有捏,超级失望。不过这部片子的矛盾不够大,所以估计没能吸引评委。

to车厘:我没看过kate其它的电影了,除了这两部,觉得演得都不好。是不是我解决不了问题得时候,也应该去杀杀人或者杀杀自己呢。哎。

Anonymous said...

To 小宝:要解决别人或者自己同样也是需要勇气的,估计我们两种勇气都不具备,无论是了结自己还是去追随自己的心意.进退维谷啊,冯同学~

此外,我同意你关于红卫兵和纳粹的观点,全部电影最让我觉得震撼的地方就是凯特在法庭上被质问为何不去开门的时候.这部电影更应该让官方和权威看看,其实大家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却要平民百姓去承担责任.

Bonnie said...

to车厘:同理我想到了老百姓的无知,其实在哪个社会都一样的,想到了中国的活着和鬼子来了,希拉里那些follow your heart pursue your dream根本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做的。hanna也只是在follow她的heart管好当时的秩序罢了。没想到这个heart也被历史认为是错误的。钟欣桐同学也只是简单地follow她的heart不想失去陈同学,结果也被舆论判了死刑。囧

Anonymous said...

哲学观——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永远不会停滞永远在变化的。

威廉华莱士当初高呼Freedom让大家景仰,今天IRA为了争取北爱尔兰独立却成为大家痛恨的目标;
昔日蛊惑人心的邪教头目,未来又成了万众归心的椰树济度;
亚里斯多德的理论被伽利略推翻,维持了数千年的地球中心论被哥白尼推翻;
今天说爱你念你你是我唯一灵魂的伴侣,明日我恨你骂你爱上你是我今生唯一的错误;

有时候我们说,不是我们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尼采说要超越人,要做超人。我觉得真正能做到follow your heart就是真的超人了。 sometimes,people don`t want face, sky down no enemy。hanna and miss gill following their hearts will not feel ashamed and ignore people`s censure ~~~~~however, we may be proud of them some day~~~

Bonnie said...

恩,同意ht大师strongly。我是顶miss gill的。whatever others。恩,想太多小盆友总是容易纠结。

Anonymous said...

最近在根据奥斯卡的名录补习去年的电影。The Reader 看了,没啥感觉。
看印度的那个,就在想,阿,为啥我没看过三个火枪手咧。还有那个白痴哥哥最后在干什么哦~

Bonnie said...

to ki:我觉得the reader还是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我觉得the changeling不错,推荐看。我觉得革命路不好看。顺便,那个白痴哥哥happy ending咯,真不爽。